网站首页

XYJW

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老师,您好!】【“教书育人模范”】心无旁骛,27年的文化坚守——记辽东学院教书育人模范李钢

来源:     发表于:2024-09-05    点击:

题记:辛勤耕耘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默默传播着民族文化的瑰宝。辽东学院教师李钢深知,只有文化的交融与共鸣,才能汇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辽东学院,师生们对李钢教授持续奉献教育事业的感人故事都赞不绝口。

李钢,这位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近30年的教师,以其二十七年来坚持挖掘民族文化的坚持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师生的敬重。



每当谈及李钢,师生们都会想起他那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在讲台上,他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引领着学生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下,他更是身体力行,深入民间,与各族群众交流互动,用心感受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二十七年来,李钢走遍了辽东地区,踏遍了无数山川河流,只为寻找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他的足迹遍布各个民族聚居区,无论是偏远的山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有他辛勤耕耘的身影。他用心聆听每一首民歌,仔细观赏每一个民族建筑,深入研究每一种习俗,将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教学中。

自从1997年11月李钢初次接触民族文化以来,他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原本是一名专注于建筑学研究的学者,对于民族文化这个领域涉猎较少。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关于多元文化交流的研讨会,会上展示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了他。

李钢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各种传统习俗和节日庆典的堆砌,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智慧和情感的载体。他感到自己过去的研究过于局限,对于人类社会多样性的理解远远不足。

于是,李钢毅然决定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投身于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之中。他首先开始系统地学习各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知识,包括民族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各种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亲身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李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发现,虽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那就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精彩地演绎着自己的教师生涯,用一颗赤诚的心去铺就学生的成才之路。曾有一位男同学,因为来自大城市,刚进入大学时非常迷茫,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整天沉迷于游戏之中,第一学期挂科多门,一度想要退学。李钢耐心开导他,带他一起参加民族文化的相关项目,引导他走上了民族文化的探寻之路。按照李钢的建议,这名同学开始喜欢上专业课,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逐渐找回了学习的乐趣。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挂过科,成绩稳步上升,更是再也没有起过退学的念头。如今该学生已经顺利博士毕业,也成为一名讲授民族文化艺术的大学教师。

为了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李钢带领学生进行了20多项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在《文化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这个项目中,学生们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节奏、旋律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学生们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感的设计作品。这些创新项目不仅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与融合的重要性,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钢在民族文化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撰写了多部关于民族文化研究的著作和多篇论文。同时,他组织并实施了一系列东北边境地区乡村的规划与建设举措,有效助力当地村民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并引领一批科技人才共同前行,对推动兴边富民战略实施以及维护边境稳定作出了贡献。

李钢对研究的坚持和对教育的坚守,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赞誉,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被更多人所了解和认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程,也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简介:李钢,男,197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艺术学院教师,同时担任环境设计系与实训中心党支部书记。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0项,横向课题3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等省级人才计划,荣获辽东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邮编:118001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邮编:118003